量子揭秘:电子为何不落原子核
电子为什么不会被原子核吸进去
1. 在经典力学中,电子绕原子核运行时会辐射能量,导致其能量减少。能量的减少会导致电子逐渐靠近原子核,理论上最终可能落入原子核。
2. 然而,在量子力学中,电子的状态是用能级来描述的。
电子只存在于一定的能级,不会落入原子核。
3、原子核是原子的核心部分,由质子和中子组成。
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,中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。
4、原子核很小,直径大约10^-15米到10^-14米。
尽管原子核尺寸很小,但它含有超过 99.96% 的原子质量。
5、原子核的密度极高,约为10^17公斤/立方米。
如果1立方米的体积充满一个原子核,它的质量将达到10^14吨,即一千亿吨。
6. 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之间有很强的吸引力。
这种力足以克服质子之间正电荷的排斥力,使它们结合形成原子核。
因此,在化学反应中,原子核不会分裂。
核外电子为什么会不停地绕原子核运动
这是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静电力,类似于重力和电子结合在一起的力。指向原子核的静电力会产生向心力,使电子围绕原子核移动。
(上面是原子的行星结构模型,这个模型比较被大多数人接受。
但是,量子理论告诉我们,电子不能同时测量位置和速度,所以电子不像行星,它是覆盖着地球的云)原子核,电子总是存在于这个空间的任何地方,这只是问题概率问题。
)粒子外部的电子之间存在库仑力 原子核和原子核。
库仑力作用于所提供的核外的电子。
核外电子受到向心力,因此核外电子将继续绕核运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