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方白鹳科普:读音、习性及种类解析
东方白鹳怎么读(鹤和鹳和鹭的区别图片)
东方白鹳发音为[dōngfāngbáiguàn]。是一种大型涉禽,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
这种鸟通常在沼泽、湿地和池塘中觅食,以小鱼、青蛙和昆虫为食。
东方白鹳性格冷静、机警。
它飞行和行走都很缓慢,休息时经常用一条腿站立。
繁殖季节通常在三月。
每窝交替产下 3 至 5 个白色蛋。
繁殖期为30天左右。
东方白鹳在我国东北中部和北部地区繁殖,在长江下游和南方越冬。
该物种已被添加到“具有有用或重大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的联邦保护陆地野生动物名录”中。
大鸨的发音是[dàbǎo],是颅形目、鸨科的大型地栖鸟类之一。
大鸨的翅膀长超过400毫米,喙短,头长,基部宽大于高。
它们的翅膀又大又圆,第三主飞羽最长。
大鸨没有冠或领,雄性喉咙两侧有刚毛状的胡须状羽毛,身体上也有少量羽毛。
它们的跗节是翅膀长度的四分之一。
雄鸨的头、颈和胸部呈灰色,下体其余部分呈栗棕色,密布宽阔的黑色横斑。
雌雄的鞘翅都是白色的,在翅膀上形成大的白点,飞行时清晰可见。
大鸨栖息于广阔的草原、半沙漠地区和农田,通常成群活动。
它们善于奔跑,以杂草和甲虫、蚱蜢、毛毛虫等为食。
大鸨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,从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到亚洲的土耳其、蒙古、俄罗斯、中国和朝鲜半岛。
鹳的发音是[guànniǎo]。
他看起来像鹤或苍鹭。
它有灰色和白色的羽毛,长红色的喙,小爪和短尾巴,白色的羽毛常见于松树上。
鹳的趾与前趾在同一平面上,中爪内缘无栉突。
鹳鸟冷静而警觉。
它们经常在池塘、沼泽和滩涂中漫步,啄食鱼、虾、贻贝和蜗牛。
休息时常单腿站立,在山林中也常坐在树干上。
他飞得很慢。
每年8月至11月,鹳鸟从欧洲或亚洲北部迁徙,飞往非洲或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,为期150天左右。
鹳鸟白天迁徙寻找食物,并成群结队过夜。
次年3月至4月,它们陆续迁回,开始繁殖季节。
白鹳的平均寿命约为26岁。
白鹳是德国的国鸟。
体长约1200毫米,翼长超过600毫米。
它的喙长达210毫米。
身体几乎是纯白色的。
肩羽、上翼覆羽、初羽、飞羽均为浅灰黑色,外飞羽大多为银灰色。
眼睛乳白色,外圈黑色; 下口腹面红色; 雄性和雌性的羽毛颜色相同。
眼睛周围、裸露的脸颊、腿和脚都是红色的。
白鹳栖息栖息于河流、湖泊等潮湿的草地,筑巢于人烟稀少的树木或高压铁塔中。
它们的主要食物是鱼,但也吃老鼠、青蛙和昆虫。
产蛋期为 4 月,每窝产 4 枚蛋。
繁殖期为30至32天。
55 至 60 天龄时,它们可以在 11 月成群结队地向南移动,来到浅水区或泥滩。
它们成群结队地在灌木丛中过夜,并于次年三月底返回北方。
白鹳的习性包括捕食昆虫、鱼类、两栖动物、爬行动物、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。
大多数觅食区都是浅水区,植被很少。
在繁殖季节,白鹳不仅成对活动,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也常常聚集成数十只甚至数百只的大群。
白鹳是候鸟,主要迁徙到热带非洲和印度次大陆越冬。
迁徙主要依靠上升的热气流进行高空滑翔运动,可以消耗很少的能量进行长距离迁徙。
因此,它们在需要穿越时往往不得不避开大片森林和水域。
鹳都有哪些种类?
鹳是一种大型水鸟,以其长喙和腿而闻名,属于鹳科。体羽通常为白色,初级飞羽为黑色,喙为黑色,跗节为红色。
鹳鸟喜欢把巢筑在高树上,并用枯枝来筑巢。
每次产卵3~5枚,卵颜色为白色。
鹳分布于我国西部新疆、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湖北以及长江以南沿海地区,目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
白鹳是鹳科动物,体形硕大优雅,翅膀发达,飞行能力强。
飞行时,脖子和脚向后伸直,从远处看就像一条直线。
白鹳经常生活在沼泽地区和浅水区,捕食鱼类、青蛙和昆虫。
由于白鹳性格温顺,很容易驯服,很受人们的喜爱。
白鹳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,虽然不是德国本土鸟类,但由于其优雅的体态、鲜艳的羽毛、温顺的性格,是深受德国人民喜爱的鸟类。
德国政府指定的国鸟。
大火烈鸟属于鹳科,或火烈鸟科,有略带粉红色的羽毛,独特的喙,上下喙上有深钩,还有发达的肉质舌头。
它们的脚趾有蹼,是游泳健将。
火烈鸟的巢非常简单,通常建在土丘上。
每次产下一到两个蛋,雌雄孵化,孵化28天后破壳而出,成为早熟的鸟。
它们经常成群结队地聚集在热带、亚热带地区以及美国大西洋沿岸,数量可达数万。
雁形目中一些比较著名和常见的鸟类包括鹅和鸭。
灰雁属于雁形目雁科,在繁殖季节它们有肉色的喙,喙基部有狭窄的白色条纹。
上体灰褐色,每根羽毛边缘呈棕白色。
下体白色,有黑褐色斑点。
灰雁喜欢在水草覆盖的水边筑巢,一次产四到八枚蛋。
卵呈白色,带有黄色斑点。
分布于新疆、青海、内蒙古、韩国黑龙江等地,越冬地为韩国长江以南地区。
喜鹊有鹅形的喙、纤细的脚趾和几乎完全退化的网,它们在湿地中漫游寻找食物,有时会跳入水中寻找食物。
喜鹊分布于澳大利亚各地。
鸭子的羽毛通常会在繁殖后脱落并更换,但喜鹊的羽毛不会脱落或更换。
此外,喜鹊的腿比其他鹅或鸭子长得多,它们吃水生植物和水果。
罗纹鸭属于雁形目鸭科,雄性从头到颈后呈深红褐色,眼睛周围至颈部呈深绿色,有金属光泽。
颈下部白色,第三翅羽长而卷曲成镰刀状,翼镜白色,下部有细褐色横斑。
雌性上体呈棕色,羽缘浅色,有黑色斑点。
肋骨鸭喜欢在植被茂盛的湿地或河流附近筑巢,一次产蛋6至12枚。
几乎遍布全国。
斑点鸭是雁形目鸭科的成员,雄性头上有黑色、黄色和绿色的旋转羽毛,眼睛上有黑色条纹。
雌性羽毛多为黄棕色。
喙的基部有一个明显的白点。
花脸鸭喜欢在靠近水边的隐蔽处筑巢,产下的蛋颜色为浅灰绿色。
斑点鸭,又称“眼镜鸭”,生活在湖泊、河流、池塘和沼泽中,以草、多边形种子、植物和水生昆虫为食。
它属于红胸鲨科,雄性头上有冠,呈绿色金属光泽,喙末端有钩子。
身体黑色,翅膀白色,胸部红色,两侧布满细密的黑色波纹。
雌性头部栗色,上体灰褐色,下体白色。
红胸秋沙鸭喜欢在河边、湖边的树洞或洞穴里筑巢,一次产卵7~13枚。
分布于黑龙江省、内蒙古、新疆以及韩国长江以南沿海地区。
角鸭属于雁形目鸭科,额头上有一根长10多厘米的细而弯曲的硬角,有类似鸡的喙,翅膀上有两根大小不等的骨刺。
角鸭的脚趾很长,蹼也缩短了一半,适合在湿地行走。
主要生活在平原水域,善于游泳和水中嬉戏,但有时也会爬树。
它是一个建在湿地里的漂浮巢。
每次产卵4~7枚,孵化期43~45天。
分布于南美洲。
圆鼻鸭属于雁形目鸭科,繁殖季节喙呈微上翘的红色或紫色,雄性基部有突出的喙,有疣状突起,跗节跖骨肉呈红色。
。
雄性和雌性的羽毛颜色相似,头顶呈黑色,带有绿色金属光泽。
身体羽毛大多为白色,上背部和胸部有棕色环。
麻鸭喜欢在海岸和湖边的沙丘和岩壁中筑巢,有时甚至使用洞穴。
一次产卵7~12枚,卵的颜色为象牙色。
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它的踪迹。
属于绿头鸭科(鸭科),雄性头颈绿色,颈下有白色环,翼镜呈蓝紫色,尾部多为白色,只有中央四根呈黑色,向上卷曲。
雌性呈棕褐色,有深棕色斑纹。
雄性的叫声如“hevi”,雌性的叫声如“kuag”。
绿头鸭喜欢在溪流、沼泽、芦苇或灌木丛中筑巢,一次产8至11枚蛋。
我国各地均有分布。